深宮裏的金燈藤

第6章

字體大小: - 20 +

15


 


李赟已S,慕容隱同我鬧了一場,我緊緊擁著他,斥道:「阿隱,你外祖父都是為了你,為了能讓你成為太子!」


 


慕容隱淚眼汪汪地看著我,「你會讓我當太子?」


「傻孩子,你父皇隻有你一個皇子,隻要他認可你,太子之位就是你的。而你當了太子,李氏活著的人就能永遠活著。」


 


慕容隱怔怔地看著我,我擦掉他的眼淚,「所以要再堅強一些,以後我們都要靠你保護了。」


 


三年後,慕容隱被封太子,已是沉穩許多,對我也多了幾分敬重。


 


慕容琛瞧我們母子親近,愈發肯定慕容隱,開始放手讓他去做一些事。


 


永安也已經十歲,她像我期望的那樣隨心所欲地長大,與我走的是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。


 


我與她同榻而眠,悄悄問她想不想走上這個時代最高的位置,看看那裡的風景。

Advertisement


 


永安毫不猶豫地點頭,「母妃,皇兄優柔寡斷,毫無主見,執政難有建樹,他不適合這個位置。」


 


「父皇勤民聽政,宵衣旰食,他的江山應該後繼有人。」


 


「好。」


 


我的永安承教帝師,比所有人都清楚那個位置意味著什麼。


 


而她想要的,我都會不惜一切代價幫她得到。


 


我以輔佐慕容隱為由,開始為永安鋪一條安安穩穩的路。


 


我要讓慕容隱成為永安的擋箭牌,有他在,永安的登基之路會好走得多。


 


如今的朝堂太傅一黨和姜相一脈分庭抗禮,而手握兵權的永陽侯是皇上的人,太子夾在他們中間小心生存。


 


永安暗中卷入旋渦,小心周旋,慢慢也培養了自己的勢力。


 


一日,永安回來同我說她幼時在學堂旁聽時,便發現世家女子比男兒優秀的大有人在,可她們被女子的身份禁錮,無法施展才華,讓她不禁有惺惺相惜之感。


 


「若是朝廷能夠不分男女,舉賢用人,讓這些優秀的女子也能入仕,我大安朝何愁不能繁榮昌盛。」


 


我很欣慰永安生在福樂窩裡,卻能夠體諒天下命苦女子的不易。


 


但我也明白,科舉選官本就是一個人人爭搶的資源。女子更是難上加難,憑她一人之力實在難以與天下男權抗衡。


 


永安卻很堅定:「若女子連做官都難,那女兒想要的豈不更比登天!」


 


我望著胸有邱壑,心懷天下的永安,真正意識到了她的野心和強大。


 


我領著她去見了皇後,皇後很感慨,「永安養得很好,本宮很喜歡。」


 


永安乖巧地叩首,皇後答應親自教養她學習內宮事務。


 


我對皇後笑了笑,說出永安想做的事。


 


皇後久久回不過神,我執起她的手滄桑道:「你我不過是被人操控的棋子,命途坎坷,難道還要她們也同我們一樣嗎?」


 


「娘娘可還記得臣妾當年說過,永安會前途無量的。」


 


皇後最終點了頭,在她的默許下,從內宮開始選拔女官。


 


永安結交世家貴女,以伴讀的名義將她們選進宮中,給她們機會參與選拔,最後選出了一批女官參與到後宮管理中。


 


風聲傳出去在前朝掀起一場軒然大波,我一早安排太子在朝中斡旋。他若是連永安都護不住,這太子之位讓賢也罷。


 


太子倒是用心,可慕容琛卻斥責永安胡鬧,將她禁足懲戒,而且已經開始為她物色驸馬,挑選封地。


 


慕容琛對我說是怕傷了永安,做給外人看,可我清楚得很,他同那些男權至上的男子沒有半分區別。


 


甚至因為他是皇帝,他對女子的輕蔑隻會更甚。


 


既得利益者,總是對受害者的苦難視而不見。


 


我抬手撫上慕容琛已經發白的鬢發,他也老了,是時候該放手給年輕人了。


 


16


 


永安禁足期間,選拔女官一事便由我處理,皇後暗中幫襯,慕容琛拗不過我,最終選擇冷眼旁觀。


 


太傅和姜相對我和皇後極為不滿,但到了如今的年歲,我們又有什麼好怕的呢?


 


我和皇後將選拔出來的女官所寫的錦繡文章散播在京城,讓天下人都見證這些女子的實力。


 


前朝那群蠹蟲又慌了,開始拼命打壓。少有的幾個支持的聲音被我們拉攏,世家不願,我們就聯合寒門,真正地用人唯賢。


 


太傅和姜相想利用太子對我施壓,結果太子卻成了我手中刺向他們的一把利刃。


 


他們終於意識到親手調教出來的傀儡,主人並不是他們。


 


朝堂之上君臣爆發了一次空前的爭吵,慕容琛急火攻心,倒在了龍椅上。


 


太醫診治是積勞成疾,勸慕容琛多休息,可前朝逼得這樣緊,他怎能不急,最後幹脆一病不起,命太子監國。


 


我將永安放了出來,令她輔佐太子。


 


太傅和姜相難得意見相同,一同針對永安。


 


我忽然就想起當年前朝眾臣向慕容琛施壓,要他們處S我以正國風。如今同樣的伎倆,又用在了永安的身上。


 


可永安不是我,不需要依附男人生存。


 


永陽侯站出來擺明自己立場的那一刻,太傅和姜相就明白永安入朝一事已是勢不可當。


 


他們退了一步,以太子公主少不更事為由,共同參與議政。


 


我同意了,他們的確還需要磨煉,隻有證明了自己的實力,才能夠匹配雄壯的野心。


 


塵埃落定,我帶著永安去給慕容琛請安。


 


慕容琛已經癱軟在床,口不能言。


 


我給他擦了擦額角的汗,在他面前擺上了一盤棋。


 


我以慕容琛的心態與永安對弈,永安下得很好,果敢剛毅,進退有度,整個人顯得遊刃有餘。


 


慕容琛目露震驚,永安跪在他面前,叫了一聲父皇,「兒臣秉承父志,不負君心,定會將大安帶入太平盛世,永保昌盛。」


 


我讓永安下去,絮絮叨叨和慕容琛說了許多話。


 


「永安她很優秀,可你隻當她是個嬌俏明媚的女孩子,無論她做得多好,你眼裡都隻有阿隱,即便他如此平庸。」


 


「永安今天能走到你面前,下這一盤棋,她日日夜夜都在努力。可阿隱隻因為是你的兒子,生來便擁有了這一切。」


 


「這不公平。」


 


我對慕容琛莞爾一笑:「皇上知道,我坎坷一生,所求不過是公平二字。」


 


慕容琛目光逐漸渾濁,抓住我的衣角使勁掙扎。


 


「皇上是不是後悔認識我了。」


 


我扔開他的手,第一次在他面前毫無掩飾,露出本來的面目。


 


「我也後悔,後悔那年在別院見到皇上,更後悔在皇上和薛皓之間選擇了薛皓,結果卻連累他成為你政治鬥爭的棋子。」


 


「我陪你在宮裡過了半輩子,也困了半輩子,我利用你,你也利用我。」


 


「但永安是無辜的,她不能和我一樣,對不對?」


 


我模仿他的筆跡,寫了一份聖旨,傳位給永安。


 


慕容琛在我的幫助下,顫顫巍巍地在上面蓋了印。


 


我收好聖旨,有些感慨:「還是皇上教會我該如何使用這聖旨,臣妾多謝皇上。」


 


慕容琛眼角滑落一滴渾濁的淚,慢慢掙扎著沒了氣息,他的雙眼始終沒有闔上,眼裡滿是不解和震驚,還夾雜著一絲愧疚和無奈。


 


我跪在他床邊,送走了這位勤勉一生的君王。


 


拋開一切恩怨,我感謝他留給我兒的安穩人生。


 


我最後看了一眼儲秀宮庭院內的柘樹,它已經被叢生的金燈藤吸幹了養分,枯敗無榮。


 


我讓春和帶人將柘樹移了出去,如今的金燈藤已經完全不需要它了。


 


17


 


先帝崩逝,皇後宣讀遺詔,太子無能,改封勤王,由嫡長公主永安繼承大統。


 


監國期間,太子一次又一次的失誤,永安的光芒卻照射在大安的朝堂上,將他的潰敗映得無所遁形,對他失望的人大有人在。


 


而永安,如今無疑是名正言順替代他最好的人選。


 


姜相在皇後的遊說下松了口,隻要永安能力排眾議,自己走上那個位置,他會第一個向永安稱臣。


 


他和皇後執棋的心思是一路的,他們要永安創作更多的價值。


 


而太傅始終不肯擁護永安,他在朝堂放話,隻答應給永安護國長公主的位置,這已是他最大的讓步。


 


散朝後,他親自來見我,怒斥我將永安教得無法無天,連皇位都敢覬覦。


 


「若是永安識趣,她可以輔佐太子一生,亦能永保榮華,才不負先帝對她的期許。」


 


我沉默不語,他語氣不輕不重地警告:「女兒啊,你不要忘了當初大師說過的話,你這一生克夫克子,先夫陣亡,先帝早逝。如今唯一的女兒,你難道還要將她害S嗎?」


 


我給他遞上一杯茶,「我的永安得天授命,自會長命百歲。倒是太傅難道不清楚,在其位,才能謀其政的道理嗎?」


 


太傅氣得將喝了一半的茶盞摔在地上,「放肆!牝雞司晨,毀我大安根基,你果然是個天煞克星!」


 


我沒說話,「太傅大人,一朝天子一朝臣,您時候告老還鄉了。」


 


太傅還想說什麼,卻無法言語,猛地吐出一口黑血,目露兇光地盯著我。


 


我坐在高位上睥睨著他的S狀,原來是這樣的感覺,的確不是很難呢。


 


「你我父女一場,你若真的S了我,免我一生孤苦, 我倒還對你有幾分敬意。」


 


「可你榨幹我的利用價值後,還將我送給了皇上,謀取利益。如今又來動我的女兒,你這樣的人,不配為父。」


 


我讓人將他的屍體處理了,對外宣稱太傅告老還鄉。


 


沒了太傅,太子最大的助力也無用了。


 


我將最後一個阻礙, 慕容隱, 留給了永安自己處理。


 


永安並沒有S了他,對我說:「隻要實力足夠強大, 任何隱患都不足為慮,兒臣想要兄長過得好。」


 


新一日的早朝, 朝廷裡支持永安的聲音蓋過了大半的人, 不少都是出身世家寒門的新臣, 其中不乏最新選出來的女官, 還有永陽侯鎮場。


 


永安登基已是眾望所歸, 太子主動讓賢, 領了勤王的頭銜,選了一塊封地,自請離京,永不還朝。


 


姜相領頭叩拜永安, 滿朝文武都選擇臣服, 「恭祝新帝登基,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。」


 


皇後親手將早就準備好的朝服拿給永安, 「鳳飛九千仞, 本宮和貴妃沒有看錯人, 永安,這大安以後就是你的天下了。」


 


我為永安加冕, 永安拜謝我們, 「兒臣今日登基,必當勵精圖治, 創太平盛世,方能不負君恩。」


 


我和皇後攜手, 看著永安拾階而上, 一步步走上權力的巔峰,走上我們此生都無法企及的高度。


 


我和姜婉書相視一笑,我們都知道, 自此之後, 女子在大安朝的地位,終於能更上一層樓了。


 


像我們這樣隻能淪為家族附庸的女子,終於能有機會,突破桎梏, 重掌自己的命運。


 


金燈藤破土而出,終於不用依附任何力量,盛勢於青天。


 

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