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太子當小弟後他彎了

第132章

  陳皎當然不願意。在現代,很多人懷孕後也都是照常工作。她覺得自己也沒什麼問題。

  雖然謝仙卿不甚贊同,但陳皎覺得自己這個安排很合理。

  謝仙卿心中擔憂,但終究以陳皎意見為主,故而不會攔她。隻是今日朝堂上時,他會較平日更關注底下的陳皎。

  當朝早朝是五更到巳時,也就是早上五點到九點,共四個小時。冬季天氣嚴寒時,大臣們上朝的時間會往後推遲兩刻鍾,也就是半個小時。

  在這期間內,除了上首聽政的皇帝,底下的臣子都得一直站著。就連年邁的右相等人也不例外,更別說陳皎了。

  但其實陳皎覺得還好,因為每日上朝時都有不一樣的驚喜。

  比如今日,戶部的人控告工部的人近來開銷倍增,透支國庫。工部則說他們是奉旨行事,修路和都要花錢,反倒是戶部的人故意為難不肯給錢。

  而被關押了一年多的陳遊禮,也出現在朝堂,站在偏遠的角落。

  陳遊禮自從被關押後,也知道自己此生沒機會搞歪門邪道了,求生欲極強的他現在一門心思搞發明,沒有辜負陳皎的期望,前不久還搗鼓出了曲轅犁,雖然是個半成品,但交給工部後也有了改善。

  現在他又在搞各種嫁接,推廣麥稻兩熟制。

  就連陳皎得知此事後,都忍不住感嘆,果然俗話說得好,廢物隻要放對了地方,就能廢物利用。

  陳遊禮放飛自我,不久前因為甚至麥稻兩熟制和曲轅犁的功績,破天荒地被陛下觐見,封了他個小官。

  謝仙卿一掃而空當年關押他的事情,允諾如果他還有功績,封侯拜相亦不是夢。

  陳遊禮心想拉倒吧。

  他自己當初就是畫餅人,被關了一年多,大過年還得啃饅頭,折騰這麼久才好不容易把自己搗鼓出來。

  自從得知謝仙卿和永安侯府嫡女成婚的消息,陳遊禮就是再傻,也知道自己當年告狀的事情太年輕,連累自己後半生都帶坑裡去了。

  陳遊禮現在也看開了,謝仙卿和陳皎關系匪淺,自己這輩子估計沒機會上位當大佬了。

  不過既然皇帝這麼說了,他抱著可有可無的念頭,幹脆鼓動陛下派人去尋佔城稻。

  佔城稻產量比本土水稻高很多,在生產力落後以農為本的古代,其重要性可想而知。

  尋稻的人已經派了出去,錢當然是戶部出。

  陛下近幾年動作頻頻,戶部的人錢一點點往外扣,隻覺得心疼。他們不敢反抗陛下,便隻好把這股氣衝著工部撒。

  兩方怨氣都不小。朝堂上兩批人吵成一片,甚至因為言辭過於刺激,差點動手打起來。

  陳皎早上還有些昏昏欲睡呢,見此瞬間清醒了,覺得自己今天堅持來上朝的決定實在是太英明了。

  陳皎絲毫沒有已有身孕的自覺,還伸著脖子吃瓜看戲,準備看誰先動手。

  上方的謝仙卿見此心都提了起來,唯恐底下那幾位不省心的臣子真打起來,衝撞了陳皎。

  他眉目緊蹙,不耐喝道:“夠了。朝堂之上成何體統!”

  陛下發話了,吵吵囔囔的眾人都訕訕住嘴。

  陳皎才看了一會兒戲,現在草草收場,還覺得有些遺憾。

  唉,四個小時的上班時間呢。沒有同事的傾情表演,接下來的時間該多無聊啊。

  算了,反正今日朝堂上自己沒什麼事上奏,還是繼續睡覺吧。

  陳皎絲毫不知謝仙卿方才的擔憂,雙手揣袖,又閉上眼偷偷睡覺了。

  下朝之後,陳皎因為兼任會試監考官的職責,還需要跟禮部的人一同留下來商討開會。

  會試還有半月,負責此事的幾位大臣此時候立於甘露殿內,依次向陛下稟報有關事項。

  陳皎今天上午站了幾個小時,現在又被留下加班,趁人沒注意時偷偷揉了揉腿。

第107章

  陳皎感到自己腿有點酸了, 決定對這個漫長的會議表示強烈譴責。

  謝仙卿見此,微微蹙眉,對身旁恭候的張公公吩咐道:“給諸位大臣賜座。”隨著座椅一同送上的還有溫水和一疊點心,每人都有。

  忽然有了座椅, 大家一時間都感動之餘, 又有些摸不著頭腦。

  接下來陛下更是雷厲風行, 三言兩語處理完大家爭論不休的事情, 便命眾人退下。

  從甘露殿散去後, 大家還在興奮議論這件事,不知道陛下今日為何對大家如此好。

  隻有一旁伺候的張公公聽後, 心想還能是因為什麼,這世上能讓陛下如此操心在意的,也就隻有陳世子了。

  另一邊, 陳皎平日下朝後都會去趟衛尉寺看看有沒有什麼事, 但今日實在精神不濟, 她便幹脆準備翹班不去了。

  不去衛尉寺,自然也不能回永安侯府用膳了。想到這, 陳皎隱約發現自己好像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。

  但很快她便沒空思考自己忘了什麼了。

  兩年一屆的會試將要開始, 這還是陛下登基後舉辦的第一次會試, 自然不容出錯。

  陳皎作為監考官之一, 既要和禮部準備會試監督抽查, 還要自己臨時補課學習。

  雖然她不是負責抽查出題的主考官,但監考官也必須懂些好壞,否則萬一到時同仁闲來無事,探討考生試卷好壞, 自己一句話都講不出那也太丟人了。

  會試前夜, 陳皎忙得連軸轉的同時, 終於想起來自己忘記什麼事了。

  飛霜殿中。

  謝仙卿坐於床榻之上,手持書卷翻閱,陳皎則趴在前方的案桌上,奮筆疾書寫考試綱要。

  謝仙卿忽然抬眸,問道:“皇後是否許久未回侯府?”

  陳皎茫然抬頭:“最近有點忙,怎麼了?”

  謝仙卿挑眉道:“所以你還未告訴嶽父你有孕之事?”

  陳皎傻了:“我沒說嗎?!”

  謝仙卿勾了勾唇,沒說話。

  永安侯府到現在都無人遞折子進宮,謝仙卿便猜測他們應當是尚未得知陳皎有孕的消息。

  早在太醫診斷出有孕後,謝仙卿便吩咐派內侍告知永安侯府。但陳皎想著反正自己明日回要回府吃午飯,還不如自己告訴大家這個驚喜,便做主攔下了謝仙卿。

  然而後來那日她身體不適,便沒有出宮,後來更是因為會試的事情忙碌,極少回府甚至將這件事忘在腦後。

  被謝仙卿提醒,大孝女陳皎才想起自己忘記告訴她爹娘祖父祖母她有孕的事情了!!

  陳皎握著筆,一臉菜色:“完了,我娘肯定要罵死我。”這都過去大半個月了!

  半個時辰後,收到消息的怡和郡主帶著老夫人,兩人連夜遞了折子進宮。

  立政殿內。

  怡和郡主氣得不輕,點了點陳皎的腦袋:“這麼大的事情你都能忘,你是不是想氣死我!”

  謝仙卿也知道陳皎這事恐怕要被罵,特意沒有離開。此刻他見陳皎挨訓,下意識想上前替愛妻說情。

  然後他想要開口時,便聽見陳皎說:“是陛下說胎兒尚小,按照當朝忌諱不宜大肆宣揚,告知太多人。”

  一旁的謝仙卿:……?

  他能怎麼辦,他隻能微笑面對生活,忍痛背了這口鍋。

  陳皎縮著脖子,眼神無辜。

  在她的引導下,怡和郡主和老夫人便理所當然的認為是陛下的旨意,所以陳皎才沒有第一時間告知他們。

  既然是陛下的意思,也就怪不到自己女兒身上了。

  怡和郡主找到了罪魁禍首,怪不到陳皎身上,再一看對方額頭上的紅印就有些心疼了,頓時忙著噓寒問暖,關懷對方懷孕後有沒有哪裡不舒服。

  陳皎享受著她娘和祖母的關懷,心情舒暢又快樂。

  她忽然感覺成婚也挺好的,有事可以甩鍋給對方。

  既然陳皎靠著機智解救了自己,謝仙卿也不必再呆在旁邊維護對方。他便貼心地離開去了其他殿,將地方留給陳皎與家人團聚。

  ……

  等陛下走後,老夫人才敢說真心話。

  她皺眉抱怨道:“我們又不是外人,懷孕這麼大的事,怎連我們也瞞著?”

  怡和郡主略有些不滿:“我說皎兒怎麼這麼不懂事,原來是陛下的主意。”

  陳皎認真點頭,嘆息道:“唉他就是太小心了。”

  到底是天子,又在皇宮內,以防隔牆有耳,幾人說過這兩句便揭過此事。

  老夫人問過陳皎近況後,方勸道:“既然有孕了,便安心養胎,別再宮內宮外四處跑。”

  從前陳皎是宮內宮外到處跑,每周有兩三日都是歇在永安侯府。但如今情況不同,宮外人多眼雜,萬一有人算計,或是有意外發生便晚了。

  本以為陳皎會反駁或是不在意,怡和郡主急得要命,都做好準備勸說對方了。

  誰料陳皎卻輕描淡寫道:“等忙過這次會試吧。”

  最近陳皎實在是太忙了,也不知是不是自己心理作用,她感覺最近肚子隱隱有些不舒服。

  陳皎本來嫌藥苦總是不想喝,最近被嚇得連喝兩碗安胎藥。

  她不敢告訴謝仙卿,否則對方絕對會下旨讓她直接停了手中的事。

  但過兩天便是會試,陳皎為此籌備許久,如今讓她在這個關鍵時刻放手,將自己的功勞拱手送人,她實在很不甘心。

  所以她決定再撐兩天。

  陳皎也不是不懂事的人,她心中做好計劃,等會試之後便不再過問其他事情,每日除了上朝便專心靜養身體。